慢性胆囊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MDT简讯No58医院胰胆
TUhjnbcbe - 2021/1/4 17:06:00
霉菌性阴道炎不调好便怀孕 http://www.xiamenmeirongyuan.com/mjydy/5802.html

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11月6日(周一)下午14:00-17:00,医院门诊大楼七楼第一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58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邵成浩主任主持,参加者包括肿瘤科焦晓栋主治医师、介入科廖华强主治医师以及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影像科、介入科、中医科等科室的医生。此次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术讲座,由普外四科纪明哲医师主讲《肝胆胰外科手术加速康复》;第二部分为四例胰胆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讨论。

第一部分:学术讲座

一、普外四科纪明哲医师《肝胆胰外科手术加速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以达到快速康复为目的。

年丹麦外科医师Kehlet首次提出,按ERAS观念术前要加强宣传教育,告知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流程及注意事项。不必常规行肠道准备,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风险筛查,针对营养风险评分≥3分的患者可行营养支持治疗,首选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常规预防性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不常规应用抗焦虑药物,术前禁食6h、禁水和清流质食物2h,术中应积极预防低体温,手术入路和切口的选择以能良好暴露手术视野为准,肝胆外科手术酌情放置手术区引流管,胰腺手术常需放置引流管,术后采用预防、按时、多模式镇痛,酌情使用药物调控炎症反应,根据风险评估,预防性应用药物和(或)机械性抗血栓治疗,可应用甲氧普胺或联合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预防恶心呕吐,术后行个体化补液方案,维持患者合适的血容量,早期拔除各项引流管,拔除胃管当天进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使用乳果糖等缓泻剂,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进行合理规划的早期活动。

出院标准为患者生活基本自理,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器官功能良好,疼痛缓解或口服止痛药能良好控制,能正常进食,排气排便通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不必等待拆线)。ERAS方案并非仅追求术后住院时间的缩短,应以使患者受益为目的,不同地区、不同疾病、不同手术,甚至不同患者ERAS的具体方案应因情况而异。

第二部分:病例讨论

一、普外四科彭俊峰医师《门脉高压症一例》

患者为59岁男性,因“反复呕血、黑便2月余”入院。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伴头晕、晕厥,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医院行胃镜见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行腹部CT检查示脾门及胃底多发迂曲血管,胰尾部坏死及周边渗出性改变,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医院予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止血以及抑酸、止血、输血支持治疗后好转。2周前患者出现呕血、黑便伴晕厥,无意识丧失,自发病以来患者体重减轻约6kg。患者既往体健。入院后查体: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无*染,腹平软,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脏及脾脏肋下未及。入院查血常规:RBC2.43×/L↓,Hb61g/L↓,Hct:20.3%↓,PLT:92×/L↓;肝功能:Alb28g/L↓;肿瘤指标:CA.87U/ml↑,AFP、CA19-9、CEA、CA15-3及CA均正常。肾功能、凝血、电解质均正常。EUS示:胰体部可见21×19mm实性低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压迫脾血管,远端胰管内镜2mm,胃底周围可见多发无回声,内部可见血流信号。

普外四科刘安安主治医师:该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胃镜证实为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食道下段未见明显曲张静脉,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影像学检查未见肝硬化表现,腹部增强CT动脉期可见胰体部低密度占位,脾静脉显示不清,考虑为胰体占位引起的胰源性门脉高压。

介入科廖华强医师:该患者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上腹部增强CT层后较厚,脾静脉显示不清,肝炎后肝硬化主要表现为整个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常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治疗可选择曲张静脉套扎术或硬化剂治疗;胰源性门脉高压主要表现为孤立性的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止血困难,如证实一般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胰源性门静脉高压是指由于胰腺疾病及其并发症致使睥静脉受压、扭曲、管壁炎性增厚或管内堵塞,脾静脉血栓形成,影响脾静脉回流,导致脾静脉压力增高,最终脾脏肿大和脾胃区静脉压增高。在门静脉高压症中,仅有5%患者系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应依据下列原则:1、既往有胰腺病史或胰腺外伤史;2、无肝硬变、血液系统疾病及血吸虫病史,肝功能正常(但肝功能异常亦不应盲目排除PSPH的诊断);3、脾脏增大或脾功能亢进表现;4、B超或MRA检查示门静脉不增宽,脾静脉血流受阻及脾门及脾周迂曲扩张的静脉团形;5、胃镜下可见胃底静脉曲张。具备上述临床特点病例可确诊为PSPH,符合其中3项时应高度怀疑PSPH。该患者既往无肝硬化及胰腺炎病史,患者虽然胃镜示胃底静脉曲张,但腹部CT未见脾静脉堵塞或血栓及胃周的曲张静脉,主要表现为胃冠状静脉增粗,脾脏未见明显增大,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胰源性门脉高压诊断不充分。建议纠正贫血,营养支持,进一步行薄层上腹部增强CT、PET-CT检查、超声内镜下胰腺占位细针穿刺,协助诊断胰腺占位性质及观察脾静脉,从而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二、普外四科付志平医师《阻塞性*疸一例》

患者68岁男性,因“大便不成形1年,皮肤巩膜*染40余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不成形,脂肪泻,大便陶土色。-02-07体检CT发现左肺下叶占位,CEA升高(11.5ng/ml),外院PETCT考虑“左肺ca伴转移所致,纵膈淋巴结代谢轻度增高”,-03-03外院行支气管镜刷检及镜下活检病理示“反应性增生”,-03-14于CT引导下行肺穿刺,病理“淋巴细胞增生病变,以B淋巴细胞增生为主,考虑胃MALT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可能性大”,未行任何治疗。-04-28腹部增强CT提示:肝右前叶结节考虑肝细胞癌可能,胰腺实质萎缩胰管扩张,考虑IPMN可能。40余日前出现皮肤巩膜*染,伴全身皮肤瘙痒,小便颜色加深,-09-30查胰腺增强CT示:胰头占位,考虑恶性,累及十二指肠降段,肝右前叶下段肝转移可能;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10-09至我院就诊,查肝功能:TBILumol/L↑,ASTU/L↑,ALTU/L↑,γ-GTU/L↑,Alb32g/L↓;行PTCD减*治疗,保肝、补充白蛋白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皮肤、巩膜*染较前好转。既往有乙肝及胆囊切除术病史。本次入院后查体:右上腹可见约10cm陈旧性疤痕。巩膜*染,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确肿块,肝脾肋下未及,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入院查肝功能:TBIL59.5umol/L↑,AST26U/L,ALT22U/L,γ-GT99U/L↑,AKPU/L,Alb48g/L;肿瘤指标:CEA7.98ug/ml↑,CA19-.67U/ml↑、CA15-.83U/ml↑,AFP、CA、CA均正常。血常规、肾功能、凝血、电解质均正常。

肿瘤科焦晓栋主治医师:该患者的病史比较复杂,肺部病灶从病史及复查结果来看考虑炎症可能大,09-30胰腺增强CT提示胰头部病灶,增强扫描可见强化,肿块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关系密切,伴远端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考虑胰头部病变为恶性,肝右叶病灶一元论考虑为转移可能大,可进一步行肝脏增强MRI或肝脏肿块穿刺活检协助诊断。

普外四科刘安安主治医师:该患者病程较长,从年4月和9月的两次腹部增强CT来比较,可以看出胰腺病变明显的进展,4月份可见主胰管扩张,胰腺实质萎缩,但未见胰头明确占位性病变,考虑主胰管型IPMN可能,9月份可见胰头区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可见强化,考虑IPMN恶变,肝脏病灶较前未见明显变化,强化表现不典型,入院后复查上腹部增强CT或MRI观察目前病灶情况,协助诊断,必要时行PET-CT及肝脏穿刺活检。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09-30增强CT显示胰头部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肿块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关系密切,胰管明显扩张,胰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考虑胰头部恶性肿瘤侵犯十二指肠腔。肝右前叶下段可见一大小约2cm大小的异常密度影,延迟期造影剂退出,较04-28无明显改变,考虑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可能大,转移待排。此患者梗阻性*疸引起肝功能不全严重,*疸指数高,与患者既往有乙肝及胆囊切除病史有关。主胰管型IPMN(MD-IPMN)通常为主胰管区段性或弥漫性扩张(5mm),周围胰腺实质因萎缩而呈粉色或白色,质地较硬。CT或MRI扫描可显示MD-IPMN为分叶状囊性病变,主胰管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扩张,增强扫描可见主胰管内实性成分有强化。ERCP十二指肠主乳头呈“鱼嘴状张开”,黏液从乳头开口或囊腔与肠壁之间的瘘口流出可基本诊断IPMN,部分可见胰管内形成乳头样结节,提示浸润性IPMN可能。当出现以下征象时应考虑IPMN恶变:主胰管直径10mm;囊肿直径3cm;囊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强化;梗阻性*疸。该患者肿瘤指标CEA、CA19-9、CA15-3均升高,结合影像学表现,胰头恶性肿瘤基本明确,目前建议行上腹部增强MRI观察胰腺及肝脏病变情况,行EUS-FNA及肝穿刺活检协助诊断,PET-CT判断全身情况,排除禁忌后,限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三、普外四科吴深深医师《胰体占位一例》

患者69岁男性,患者检查发现“胰腺占位”10天。患者于10天前医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胰腺占位,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及MRI均提示胰腺体部占位,考虑MT,胆囊结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血压控制良好,饮酒30余年,每日白酒g,吸烟年支。入院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入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均正常,肿瘤标志物:CA15-.42U/ml↑,CEA、AFP、CA19-9、CA、、CA均正常。

肿瘤科焦晓栋主治医师:增强CT可见胰体部低密度乏血供病灶,其远端胰腺萎缩,胰管扩张,该占位于MRIT1呈低信号,T2加权呈稍高信号,强化后呈低信号,远端胰管明显扩张,符合典型胰腺癌影像学特点。

普外四科汤靓主治医师:该患者MRIT1加权可见胰体部低信号占位,远端胰腺呈低信号“半截”胰腺炎特点,T2加权可见该占位呈稍高信号,远端胰管扩张,增强CT可见该占位呈低密度,符合胰腺癌影像学特点,未见局部进展累及血管证据,具备手术指征,手术方案考虑为胰体癌根治术。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同意大家对患者的诊断意见。该患者有长期的吸烟及饮酒史,均为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CT及MRI均表现为动脉期乏血供胰体部占位,伴远端胰管扩张,胰腺萎缩,符合胰腺癌影像学特点,CA15-3轻度升高,诊断明确,限期行根治性胰体尾脾脏切除术。

四、普外四科朱洪旭医师《梗阻性*疸一例》

患者为58岁女性,因“皮肤、巩膜*染20余日”入院。患者于2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染,伴小便颜色进行性加重,无发热、腹痛,医院查上腹部增强MRI示:胆总管下段肿瘤首先考虑,胰头癌待排,伴梗阻性胆管扩张,胰腺萎缩,胰管扩张明显,10-26于在我院介入科行PTCD治疗,并给与保肝、退*等治疗,发病以来体重减轻5K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好,有糖尿病病史,平日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好。入院后查体:巩膜轻度*染,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入院查肝功能:TBIL80.9umol/L↑,AST23U/L,ALT35U/L,γ-GTU/L↑,AKPU/L↑,Alb48g/L;肿瘤指标:CA19-.1U/ml↑,CA91.78U/ml↑,AFP、CEA、CA15-3及CA均正常。血常规、肾功能、凝血、电解质均正常。

介入科廖华强医师:结合该患者病史特点及肝功能检查,患者梗阻性*疸诊断明确,PTCD后患者*疸下降明显,其腹部MRI检查高度怀疑为胆总管下段恶性肿瘤,或胰头癌可能,可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其起源及大小。

普外四科陈丹磊主治医师:该患者MRI及MRCP可见肝内外胆管、胰管均明显扩张,呈“双管”征,胆总管下段似可见有占位性病变,肿瘤标志物CA19-9、CA升高,临床表现为阻塞性*疸,目前PTCD减*效果好,可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灶起源。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外院MRI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呈“双管”征,壶腹部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胰管梗阻部位为胰头部偏胰腺颈部,胆总管下段被肿瘤牵向左侧,考虑胰头癌可能大,此部位的肿瘤常常会侵犯GDA,术中解剖困难,可进一步行胰腺薄层增强CT、超声内镜协助明确肿瘤起源,局部血管情况,行PET-CT判断全身情况,排除手术禁忌后,限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会议现场

作者:汤靓编辑:杨光

审校:陈丹磊总编:邵成浩

年11月06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MDT简讯No58医院胰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