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和胰腺看似两个毫不相干的器官,其实它们联系相当密切。胆结石不仅能引起胆囊炎,还能引起胰腺炎,由胆结石引起的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胰腺可以产生消化液,而胆囊可以储存胆汁;胰液通过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大乳头,胆汁通过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管和胆管的共同开口,此处有Oddi括约肌,如同钱袋的松紧口一样,控制消化液进入十二指肠。当有食物通过时,Oddi括约肌舒张,胰液和胆汁被注入十二指肠,在肠腔内与食物充分混合接触,起到消化食糜的作用。
了解了二者的结构之后,就比较容易理解胆源性胰腺炎了。胆管一般比较细,胆囊里的大结石无法通过胆管,只能留在胆囊里,时间久了造成胆囊炎。而胆囊里的小结石,直径刚好小于胆囊管直径的,便可以顺着胆汁流到Oddi括约肌处。由于Oddi括约肌的收缩功能,此处比胆总管还要细,小结石几乎很难通过此通道顺利进入肠腔,只能硬生生地卡在这里。我们刚才提过,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均在此处,那么卡住的结石不仅影响了胆汁进入肠道,还会影响胰液进入肠腔。短时间内胆汁淤积可能没有特别严重的后果,但是胰液不同,胰液中含有碳酸氢钠、胰蛋白酶原、脂肪酶、淀粉酶等,具有很强的消化功能。如果不能顺利排入肠腔,淤积在胰管的胰液就会向上反流,消化胰腺本身。自身胰腺细胞被消化,大量细胞坏死,导致急性胰腺炎。有人可能会不理解,胰腺又不是食物,怎么会被胰液消化?但在此时胰液就是把胰腺当作了“食物”,胰腺细胞也主要是由蛋白质、脂质、糖类构成,从成分上来讲与食物没什么区别。所以,胰腺炎的本质是胰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
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多表现为突发性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经常在饱餐或饮酒等诱因下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合并胆管结石者则有右上腹痛,胆绞痛。部分病情严重的病人可出现脉搏加快,血压降低,呼吸加快,面色苍白、肢端厥冷、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等休克的症状和体征。
胆源性胰腺炎的检查一般靠血清淀粉酶。一旦确诊胰腺炎后应该住院监护治疗,禁食,通过输液的方式补充营养成分。同时要充分补液,防治休克。之后根据病情逐渐恢复饮食,但应该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酒,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再次诱发胰腺炎。
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时,重点是积极治疗胰腺炎。等到安全过胰腺炎时期,患者需要及早解决胆结石的问题,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可有效防止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
陈海/图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