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zòngzi)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
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年12月,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据考证,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直到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一、十几款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做法
豆沙粽子
细腻的甜豆沙,配上软糯的糯米,粽叶的香气,配上蜂蜜更是好吃啦~最简单朴素却最好吃的粽子,不可错过哦~
材料:糯米、豆沙、粽子叶各少许。
做法:
1、洗米,泡米,沥干备用;
2、豆沙分成小块备用,豆沙的量根据各人喜好,可大可小;
3、粽子叶冷冻后泡水备用。如果不冷冻就要焯水,这样才会好包;
4、将粽子叶头部一厘米处剪掉、三张并在一起。有些粽子叶比较大一张就够了,然后卷成桶形;
5、放入糯米,再加入豆沙馅,最后放些糯米;
6、包好后,放高压锅中,水没过粽子,20分钟左右即可。
小秘方:
1、粽叶和糯米都要提前泡的;
2、包的时候一定要压实,这样出来的粽子型才漂亮;
3、最好用甜豆沙,吃的时候淋点蜂蜜更好吃哦;
4、关火后过一小时以上再开盖。
豆枣粽子
材料:糯米克、芸豆50克、枣子16个,粽子叶少许
做法:
1、糯米加入芸豆,清洗干净;
2、然后泡水半小时,泡好后会长大不少,沥干水份;
3、再准备蜜枣;
4、将粽子叶剪去头部一厘米左右,卷起。装入糯米芸豆和蜜枣;
5、装满装实,一个粽子里装二个蜜枣,不喜欢甜的就放一个或不放蜜枣;
6、将粽子叶封口;
7、多出的粽子叶绕一圈并压实;
8、用线扎紧,放入高压锅中,水没过粽子,煮20分钟左右。至少一小时后再开盖。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更糯。
紫薯水晶粽
材料:绿西米、紫薯、粽叶、白糖、食用油
做法:
1、准备材料;
2、粽叶放沸水里煮两分钟捞起冲洗干净,这样不容易断裂;
3、紫薯去皮切成片放锅里蒸熟;
4、将蒸好的紫薯压成泥,加适量白糖和熟油拌成紫薯馅;
5、将紫薯馅捏成一个个小团状;
6、绿西米用水打湿沥干备用,不要浸泡;
7、取两片粽叶剪去根部,一前一后重迭在一起;
8、卷成漏斗状,装入少量绿西米;
9、放入一粒紫薯馅团;
10、再盖上一层绿西米,用勺子压实;
11、用手指按压粽叶边,将上面的粽叶折下来盖住米料;
12、将两边折角;
13、用手指按紧两边的粽叶,长出的粽叶反折到边上;
14、用棉线绑扎好粽子;
15、包好的粽子放锅里中大火蒸20分钟即可;
小秘方:
1、西米只要水里打湿即可,如果浸泡可能就成了一个面团;
2、西米蒸出来更Q更漂亮。
乌龙茶香粽
乌龙茶香粽,钟情于它独特的清香味道,不但有粽叶的清香,还有茶的清香。糯米属于不好消化的食物,不宜多食。而用乌龙茶泡过的糯米,用乌龙茶煮过的粽子,不尽可解腻消食,更有助于消化。茶粽在吃起来口感不但好,它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道,是任何粽子所不能及的。
材料:粽叶20片、糯米克、乌龙茶40克、蜜枣、蜜豆、线绳
做法:
1、干粽叶用水泡一天,如果还不是很软,下锅煮一下;
2、取20克乌龙茶,加沸水冲泡,滤出茶汁,放凉;
3、糯米淘洗干净,加入茶汁,浸泡24小时;
4、取两片粽叶,迭起,从中间卷起成圆锥状,先放一颗枣,再填米,将盖叶部分捏合折下;
5、包好后用绳捆起来;
6、锅中加水,将20克乌龙茶放入锅中,也可以用纱布包20克乌龙茶做成茶包,包好的粽子放入锅,放入水中与粽子同煮一小时,煮熟开后再焖30分钟即可。
小秘方:
若是用普通锅来煮,大火烧开转中小火一个半小时,关火焖一个小时,煮的方法可任你选择。
蛋*板栗肉粽
主料:糯米猪后腿肉板栗蛋*
配料:箬竹叶
调料:食盐白糖十三香蚝油酱油白酒白胡椒粉味精
做法:
1、猪腿肉洗净备用;蛋*备用;板栗去皮备用;糯米备用;
2、新鲜箬竹叶采回后,先剪掉后面的蒂,然后用清水清理干净,用开水烫软备用;
3、猪肉切成小肉丁备用;
4、肉丁中加入剁碎的洋葱,放入食盐、十三香、白糖、蚝油、酱油、味精和白酒;
5、调拌均匀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6、糯米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6个小时;
7、浸泡完毕后,沥尽水后,加入食十三香、胡椒粉,盐、蚝油、酱油、味精拌匀备用;
8、鸭蛋*切三块,将所有的原料备好,即可开始包粽子;
9、取两张叶子,上下迭起来备用。折成漏斗状;
10、先填入三分之一的米;
11、放入一块蛋*一个板栗和肥、瘦肉两块;
12、再填入剩余分量的米;
13、将叶子折迭起来包裹严实米,防止米漏出来;
14、取白棉线缠紧;
15、将做好的粽子放入电压力锅中,加入掩盖粽子的水;
16、大火烧开转中火煮一个小时再焖30分钟即可。
小秘方:
1、用竹叶包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包扎严实,越紧做出的粽子口感越好;
2、肉一定要腌制后再用,入味之后的肉口感好;
3、煮粽子需要慢火,千万不要着急,焖出来的粽子口感好。
香菇肉粽
材料:糯米2斤香菇、五花肉、蛤干、粽叶、棕绳各适量
做法:
1、糯米事先浸泡2个小时以上,干香菇泡发,蛤干洗净、五花肉切小块用五香粉、料酒、老抽、蚝油、糖和盐腌制过夜入味;
2、将新鲜的棕绳放入开水锅中煮片刻(防止包的时候绳子容易断),粽叶洗净也稍微烫下;
3、取一片粽叶卷成锥形,先放点米用筷子捅下(这一步可以让米粒完全塞满底部),依次放入蛤干、香菇和五花肉,然后再填入糯米,压实,包住,用棕绳紧紧滴捆在即可(一定要紧些,不然放入高压锅压的时候会散开);
4、电压力锅放入水,将包好的粽子放入,按“蹄筋”键,大约30分钟,然后浸泡1-2小时再取出即可。
小秘方:
1、肉不要全是瘦的,有些油,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会很香。猪肉一定要新鲜的,出来的才香;
2、粽叶包之前一定要用水烫一下,或者放在水里煮开,或者放冰箱冷冻一下,都可以,是为了在包的时候容易成形,不会破;
4、香菇不用泡好,开始已经和肉煮过,后来又用高压锅再次煮过,吃的口感很好。
七彩鲍鱼粽子
材料:鲍鱼、干贝、香肠、鸭蛋*、板栗、花仁、海米各适量、糯米克、盐12克、白糖12克、老抽12克、水克、粽子叶少许
做法:
1、鲍鱼、干贝、香肠、鸭蛋*、板栗、花仁、海米切碎倒入容器中,加入盐,白糖,老抽,搅拌均匀;
2、再倒入洗好的糯米,和水,混合均匀,腌一天。时间越长,越入味;
3、腌好的鲍鱼、干贝、香肠、鸭蛋*、板栗、花仁、海米、糯米色泽多彩;
4、粽子叶清洗干净,最好焯水备用。或冷冻后再使用;
5、将粽子叶前面一厘米剪去,三张一排,卷起;
6、因为有七种原料,最前面的部份要装米,这样才会实;
7、再装七种。
8、最后压实。
9、包好后,放入高压锅中,水没过粽子,20分钟后,焖二小时再开盖即可。
小秘方:
1、米有人喜欢泡,有人喜欢不泡。如果喜欢嚼劲的,就不泡,如果喜欢绵软点的就泡;
2、料腌的时间越长越入味,如果时间短了,味道会不太入;
3、捆粽子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捆紧了,不然煮的时候容易漏米;
4、煮粽子的时候,水一定要没过粽子。不然米会夹生。还可以将一个装满水的盘子压住粽子,这样效果更好;
5、煮好的粽子不要立即取出。建议你放二小时再取出来,这样会保证都熟了。
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是嘉兴著名特产,嘉兴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
主料:糯米克、猪腿肉克
调料:食盐25克、酱油50克、味精1克、白砂糖27克、白酒5克
做法:
1、选用7~10厘米宽的伏天粽叶,放在开水锅内煮3~5分钟,使其回软,捞起用清水洗净,沥干;
2、糯米放入淘箩,用清水淘净,连箩静置约15分钟,沥干水,将米倒入木盆内,加入糖20克、盐15克及酱油50克拌匀;
3、将猪腿肉去皮,按横纤维分别肥瘦切成长方小块(每块约重20克),放入大盆,加糖7克、盐10克及味精、白酒,反复搓擦,使用料渗入肉内,直至泛出白沫时止;
4、左手拿粽叶2张,毛面朝下,宽度1/5相迭,右手另拿1张粽叶,光面朝上,约1/3相迭接在左手粽叶的尾部将粽叶接长,在总长的2/5处折转,两边相迭约3厘米成漏斗状;
5、左手托握粽叶,右手放入糯米40克,肉3小块(二瘦一肥)按瘦、肥、瘦顺序横放米上,再盖上糯米60克,铺平,将长出部分的粽叶折转,盖住米,包成囚角矮壮长方枕头形,用绳绕折至八成紧即可,照此法逐一包好;
6、锅中放水烧沸,然后将包好的粽子下锅,水面要高出粽子约3~5厘米,用竹架和石块放在粽上压实,用旺火煮2小时,再用小火煮1小时即熟。
小秘方:
1、所用的主、配料与调料可制10只鲜肉粽;
2、需用粽叶(竹箬)30张,约克,扎绳10根;
3、粽叶最好选用安徽产的伏天竹箬,用前一定要用沸水煮至回软洗净,否则不易包裹,易断裂;
4、猪肉要肥瘦分开,加调料反复拌擦使其入味;
5、包粽子要注意四周平衡,两端大小相似,扎绳不能扎死,不能打结,以八成紧为宜;
6、煮粽时水一定要浸没粽子,使受热均匀,旺火煮时要加几次沸水,撇去浮油。保持水量,防止煮出夹生粽。停火后,粽子即可起锅,不要久焖。
注意事项:
与食物的搭配
1、茶
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配薄荷茶、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清热去腻。
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帮助消化。
2、木瓜,菠萝 清甜消食,缓解吃完粽子后嘴里油腻的感觉,这种吃法既美容又助消化。
不宜食人群
粽子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口味多样,颇受人们喜爱。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以下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3、胃病、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挑选方法要做到五小心:
一要看看粽子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别买变质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变化,如果尝到粽子馅有点酸、有点发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小心粽子的质量,一定要买商场、餐饮企业、超市的正规粽子;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装,买安全、卫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对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粽和太油腻的粽子。
二、又到粽子飘香时:一招辨别(真假粽叶的秘密)返青粽子叶是如何被炮制出来的,吓死你!!
三、端午节的禁忌!五*月与九*日是咋回事?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端午节有些禁忌你们知道吗?
1、农历五月俗称*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日」。端午正是九*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的仪式,五*是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种*物是汉族民间盛传的一些害虫,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酒、燃药烟,以灭五*,驱秽气。与此同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以净其室。
2、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日更要慎重。九*日包括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民俗中认为这几日不能同房。“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3、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之俗,端午节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尽出
4、端午节的求好运习俗;1;端午节佩戴香包,传统认为有辟邪、驱瘟之效。2;成年人可以戴五彩绳手链,祈求爱情,旺运势,家里有小孩的,可以用五色丝结成绳索,戴脖颈,手臂,起到趋邪避灾,长命百岁的作用,3;古代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山间田野游玩一天后,晚上用煎蒲、艾等香草或者祛邪的香叶经水煮后洗澡,被称为“游百病”、“洗百病”,现代可以中午出去一会,见见阳光,4;吃棕子;有求得贵子之意,也有“高中”之意,提升你的学业考试。5;端午节只能祝安康。6;端午为阳气变旺的时间,不管是租住还是自有的房屋,建议略整理下房间,让房子变得生气勃勃,最好在房子的门上插艾草和菖蒲,7;端午节当天最好远离阴气旺盛的地方,比如寺庙、医院、墓地之类。
在中国,公历的每年六月初是田间地头最为繁忙的时候,也就是俗称的农忙时节,这时正值芒种。
芒种是农历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一节气昭示了仲夏的来临。
宋代马永卿在《嬾真子录》中记述:“所谓芒种五月节者,谓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从字面上可以简单理解为“有芒的麦子可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在这一节气纸钱,农作物经历了先雨后风的奇妙安排,先灌浆再风干结实。此时,麦叶开始退化为又细又长的麦芒,有效地抑制麦粒蒸腾,从而让麦穗更加饱满,麦子的产量也变得更高。到了芒种时节,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完全成熟,要十分急迫地抢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家中壮劳力在田里,顾不得劳累和炎热,只想趁太阳下山前多收获些。
老妪和妇人小孩带着吃喝送到田间去,而那些贫穷的妇人也抱着孩子、挎上筐,在已经收获的麦地里仔细地捡拾着遗漏的麦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在麦收之后,人们尚无暇庆贺,就要立即开始准备插秧。俗语“早上一片*,中午一片黑,晚上一片青”,就是形容抢收抢种的急迫。
虽然在名义上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但是中原地区往往是将芒种或端午作为夏季的起始。在季风气候中,夏季是阳光和雨露最极致的叠加。因此,芒种之后,天气日趋炎热,雨水逐渐增多,尤其南方江淮地区迎来梅雨季,湿气弥漫。
气候变化带来了物候的转变。蚊蝇、蛇蝎、蜈蚣、蟑螂等*物害虫会越来越活跃。古人认为这时“阳气将亏,阴气欲萌,暖气始胜,虫蠹并兴”,故而也有把农历五月称为恶月、*月,甚至有“百*之月”的说法。
古人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时节气候带来的问题,民俗中以端午为最。
古书云:“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将端午节与屈原投江紧密联系。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先民们就有“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蓄采众药,以蠲除*气”的习俗,“五日,户悬蒲、蓬、桃、蒜等物以辟邪”。
这一习俗也始终未曾断绝,延传至今。清代小说《红楼梦》中也提到“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这段叙述反映出古人对端午节庆的重视。
其实除了人们所熟知的艾草之外,在端午节古人还常喜用菖蒲。
菖蒲也分为不同的种类。端午悬挂的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根茎,因其叶形如利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认为其可以斩邪*。其性温,味苦,气味浓烈,还能吸附空气中的微尘。因此,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避免灯烟熏眼。
还有一种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其干燥的根茎可入药。其性温,味辛、苦,有开胃化湿、醒神益智的功效。在临床中这味药常用于理气化痰开窍,对湿*病和痰饮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再有一种菖蒲称为节菖蒲,也叫九节菖蒲,是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其性温,味辛微酸而麻舌,能开窍化痰、醒脾安神。
端午节古人不仅只饮雄*酒,还常喝艾酒和菖蒲酒。其中菖蒲酒就是用九节菖蒲泡制的,《节序同风录》中记载,“缕为丝,剉为屑,浸酒,饮之,以辟瘟气,曰‘泛蒲’”。此酒具有提神、化痰、清头明目、轻身坚骨之功。常饮还可补脑益智、延年益寿。
宋代医学家王怀隐所著《太平圣惠方》一书载:“菖蒲酒,主大风十二,通血脉,调荣卫,主风痹,治骨立萎*”,《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明······”可见菖蒲酒有很好的抗衰老和强身健体功效。
此外,水菖蒲还是室内观赏的佳品,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其剑叶盈绿,端庄秀丽,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
撰文
中国川菜网络传媒
图源
中国川菜网络传媒
·END·
文章再版由《中国川菜》杂志社提供技术支持
■■■■0
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