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不出任何现象,反应生成碳酸,若滴加石蕊试液(试纸),石蕊试液(试纸)变偏红,碳酸又不稳定,极易分解,又变回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酸性极低,其饱和水溶液pH约为5.6,其水溶液显酸性故可以使指示剂变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实际上,碳酸分子只出现在二氧化碳和水的动态平衡中,其浓度比二氧化碳低得多,故酸度实际上较低。
二氧化碳气体是大气组成的一部分(约占大气总体积的0.03%),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机物(包括动植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中都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
石油、石蜡、煤炭、天然气在燃烧过程的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石油、煤炭在生产化工产品的过程中,同样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所有粪便、腐植酸在发酵,熟化的过程中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
所有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都会吸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碳酸的热稳定性很差。碳酸加热时全部分解并放出二氧化碳。碳酸在碱的作用下,能生成酸式碳酸盐M(HCO3)2和碳酸盐MCO3(M代表二价金属)。许多金属的酸式碳酸盐的溶解度稍大于正盐,其溶解度和Pco2(二氧化碳分压)有关。Pco2大,碳酸盐溶解于水;Pco2小(或升温),析出碳酸盐,自然界的钟乳石就是这样形成的。硬水加热软化就是因为生成了碳酸盐沉淀。所有的酸式碳酸盐受热均分解为CO2和相应的正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