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正是苹果上市的大好时节,可是地区一农户却很焦急,他收获的一些苹果闻起来略有酒味,打开一看,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些像糖心但又比较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问题:苹果闻起来味道不太对,像是浸泡了酒,打开里面像是腐烂了,这是得的什么病?还能挽救吗?后期怎么治?
特征:苹果有酒味,褐变烂果
病害诊断:应该是苹果水心病或二氧化碳中毒
治疗方案:
第一种水心病病害:
此病害在果实接近成熟期、贮藏期易发生,对于果肉未发生褐变腐败的是可以食用的,对人体无害,但不耐储运,发病后3~5天,顶多1周,苹果就会烂掉。
第一步:针对这种病害要从其根源——土壤上进行解决。
根据土壤状况增施岛本酵素扩繁菌肥进行补菌养地,适当增施磷肥、钙肥,配合岛本酵素菌根菌进行冲施,加速对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疏通组织,防止吸收受阻;
第二步:适时适量,合理施肥
根据苹果需肥规律,合理施肥。如在苹果幼果期及采收前进行合理适当喷施岛本1号+钙肥,通过微生物菌剂调节苹果对钙、钾、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效降低水心病的发病几率。
第三步:加强栽培管理
对于光照强的地区,可适当回缩结果枝,对易发病的品种(元帅系、富士系、秦冠和北斗易受害,金冠、国光等品种发病较轻)适当提前采收。
第二种:二氧化碳中毒
苹果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在贮藏期间,如果储放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形成中毒伤害,严重时果肉褐变,没有毒素,但果实口感风味会发生变化,形成酒味儿或其它异味。
措施:此时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果,进行通风换气即可。
“水心病”vs“二氧化碳中毒”
水心病
水心病也称糖蜜病、蜜果病、糖心病,是一种生理病害。病果内部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而呈现水渍状,半透明状,略带酒味儿。
发病部位果心及其附近较多,但也有果实维管束四周及果肉其它部位。发病初期病果不易识别,与正常果外表无异,果心呈水渍状。当发病严重时,从外表可看到果皮呈水渍状,透明似蜡,贮藏期病变果实果肉很快就腐烂、褐变。
水心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品种、地区及钙氮不平衡导致,树冠外围果在阳光下暴晒出现日灼病的果实易得,接近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易发病,爱多用高氮低钙的果园会加重病发概率。
二氧化碳中毒
苹果二氧化碳中毒是指果实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形成乙醛和乙醇物质积累,从而出现褐变的情况。
此种病变一般从苹果皮层或局部开始,且采收过晚或进入气凋贮藏过迟时,中毒程度会明显加重。在低温条件下,果实细胞液pH值降低,二氧化碳在细胞液中的溶解度提高,也会加重,尤其以红富士为甚。
如果你有不同见解,或者个人遇到种植难题,都可以留言,我们一起进行讨论交流哟!
岛本酵素:作物全程营养与生物防护!
——END——
版权声明:本文系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