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气体?
在葡萄酒生产中,
惰性气体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很难进行化学反应的气体。
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
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种。
这三种气体与氧气一道是大气主要的构成组分。
从理论上说,
分子量高和溶解量小的惰性气体
最适合应用于葡萄酒中形成隔绝葡萄酒与空气的保护层。
以上三种气体中
氮气拥有小溶解度但是分子量与空气相近;
二氧化碳拥有最高的分子量但是溶解度较高;
相对而言氩气的溶解度较低而分子量较高,是三者中最理想的保护气体。
实际应用中也证实氩气可以快速的形成保护层且持续时间较长。但是,氩气的生产成本较高,若要满足较大规模的生产,成本较高。在实际生产实践中,氩气应用较少。
也因此,氮气和二氧化碳成为酒庄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葡萄酒发酵的自然产物,由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从酒精发酵开始到装瓶,葡萄酒中自然溶解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随温度和动态操作过程(如转罐、泵送等)有所变化。
通常来说二氧化碳给葡萄酒带来更清新的口感、略微提高其酸度(碳酸),同时,能在一定程度降低二氧化硫的用量(静止葡萄酒的二氧化硫浓度高于香槟)。但是,葡萄酒中二氧化碳的存在是否有利于提高感官特征取决于多个因素:葡萄酒的种类、葡萄品种和消费者的口感偏好。
葡萄酒种类通常来说干白葡萄酒中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碳,以便保持白葡萄酒的清新口感和酸度。
大多数干白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mg/L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工艺选择也对干白葡萄酒的二氧化碳需求有较大影响:采用苹乳发酵的霞多丽应该避免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避免破坏其圆润的口感;对干红来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浓度会使得葡萄酒变得生硬、单薄。因此大多数红葡萄酒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mg/L。
而采用二氧化碳浸渍发酵旨在保留果香的快速消费品博若莱新酒的二氧化碳浓度就稍高,在1g/L左右。当然除了考虑葡萄酒的口感之外,葡萄酒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还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
葡萄品种与葡萄酒一致,对大多数白葡萄酒品种来说,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带来更好的感官质量。
一些具有清新品种香气特性的品种如长相思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浓度(1-1.6mg/L)下具有更好的感官享受。
雷司令也属于此类。
霞多丽中通常不适于保持较高水平的二氧化碳。
消费者的喜好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消费者通常更喜欢具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葡萄酒。而冷凉地区的消费者对二氧化碳的敏感度更高,偏向于低浓度酒品。市场调查表明,英国的消费者对酒中二氧化碳的耐受值为1g/L,德国的市场耐受值稍高1.g/L(或许得益于加气水的流行)。
丹宁较低,旨在快速消费、长期储存对品质没有较大增益的红葡萄酒和注重果香、清新口感的白葡萄酒都能从较高二氧化碳浓度中获得感官增益。当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g/L时,就能在味蕾上产生明显的刺激感。取决于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偏好,可以调整产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氮气氮气与二氧化碳相比,溶解度较低,且本身无色无味对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无影响。因为氮气的密度与空气相似,要像二氧化碳或者氩气一样利用比重大的优势将空气挤出形成保护层的操作不能有效进行。
实际生产实践中要利用氮气来对葡萄酒进行保护就需要将氮气置于液面附近,使氮气以喷射方式将空气置换出容器中。
氮气保护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容器的密封性和氮气喷射的操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