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双碳目标引领下的无废城市建设
TUhjnbcbe - 2024/7/29 17:13:00

“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固体废物与废气、废水在污染环境及其治理之间存在着“三重耦合”关系。首先,未经处理的固体废物因雨淋、蒸发、风蚀、自燃、化学变化等作用而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其次,在废气、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一部分有害物质被转化成无害或稳定状态,大部分污染物则被转移到固相并以固体废物的形式进入环境,例如脱硫后的石膏、污水处理后的污泥等。

其次,在废气、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一部分有害物质被转化成无害或稳定状态,大部分污染物则被转移到固相并以固体废物的形式进入环境,例如脱硫后的石膏、污水处理后的污泥等。再次,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同样存在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的风险;处理的最终形态还是固体废物,例如固体废物利用、填埋和焚烧过程及最终产物。因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管好的最终环节。

一方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本身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提出,到年,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并对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的重要体现,促进攻坚战拓宽治理的广度、延伸治理的深度,既协同推进水、气、土污染治理,又有助于解决这些领域治理后最终污染物的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同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实践表明,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对降碳也有明显作用。

“无废城市”建设为系统解决城乡固体废物管理提供了路径,成为城市层面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固体废物的有力抓手,对减污降碳发挥了很好效果,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重要作用。

“无废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载体与其他环境污染问题一样,固体废物问题的本质也是发展方式、生活方式问题。同时,固体废物既是污染物,也是“资源”。我国固体废物增量和存量长期处于高位是由于“大量消耗、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型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末端无害化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根本途径,这也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无废城市”建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生产生活领域入手,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让固体废物尽可能多地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末端处置及环境影响的城市发展模式。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有助于加快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无废城市建设与碳中和目标高度契合

“无废城市”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这里“无废建设”就是说城市建设里要向着不产生或者说接近不产生污染物或者是废物、废气、废水、固废等方面发展,低碳发展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路径。构建无废城市系统,切入点是从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核心是往无废城市、无废社会这个方向去推进。尽管要真正做到无废是非常难的一个技术发展的过程,但是理念就是从源头最大限度的资源化。无废城市的建设目标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高度契合,互为助力。未来无废城市的低碳发展可能要奔着零碳、负碳发展,最终才能够实现理想的碳中和的目标。

城市固废治理技术路径选择

依照《固废法》固废包括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农业固废及危险废物等。固废产生量随着经济和社

会发展而变化,基本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发展轨迹:发展初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增长,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因此,“无废城市”建设应当分类别分阶段推进,并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图。

无废城市建设实现碳中和案例

芬兰城市实践:古城图尔库的无废零碳解决方案将于年欢庆建城八百周年的芬兰古城图尔库,在年出台的十年城市战略中提出将年为目标,实现碳中和,并进一步在年前达成零排放、无废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图尔库市位于芬兰西南区,长期在当地扮演了区域合作的牵头角色。因应芬兰西南区行政管理署年五月提出的《从回收到循环经济路线图:芬兰西南部方案》,图尔库市与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共同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项目工作,携手大图尔库地区内的利益相关方完成了《循环图尔库:地方政府启动循环经济转型蓝图》,该市深度脱碳举措的基础上,通过跨部门和多层级协作,同时实现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的目标。

无废城市建设应引入碳核算指标,减少碳排放,实现碳达峰,助力碳中和。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核算方法和工具,在碳足迹、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中实现全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赋能所有相关企业与人员,协同创新,持续减排,从而落实和支撑全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碳当量与碳排放强度。碳当量指各类资源中组成元素(包括碳)的含量按其作用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无废城市建设中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与综合利用,所产生的减碳与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作用应予以充分衡量。在经济学广义上,碳当量也用于人均产碳、用碳、碳减排、碳交易的量。

位于图尔库市中心东北方十分钟车程的Topinpuiston,是该市的首座循环经济创新园区。成立于年,Topinpuiston园区内设有3家废弃物处理公司、2座生物质能发电厂和1座污泥处理厂,另外更有多所大学院校、化学品公司和园林绿化材料厂进驻。目前已有超过60个企业或社区实际参与接收废弃物质材料,积极找寻合适的应用和回收再制解决方案。芬兰国家企业天然气公司Gasum与污水处理公司Kakolanmki合作,加工处理大图尔库地区内30万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废水,将含有磷、氮等营养盐与能量的污泥与水分离后,送往Gasum位于Topinpuiston园区内的沼气厂加工制成液化沼气,作为该地区卡车、市区巴士和轮船的主要燃料来源。沼气厂所排放的废水,则由同样位于园区内的化学工厂Algol加工制成氨水,而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残渣经加工处理后用于生产农业肥料。

该市年启动的废水处理和净化厂服务该市和其周边13个市镇的日常用水,并将污水处理过程中提取的污泥和排放的热量,用于支持该区的供暖制冷需求。这是一个热回收的经典案例。

芬兰的案例显示,在转型迈向循环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都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通过政策方案引导全国的循环经济议题发展,并提供研发基金;区域政府和相关主管单位为协会网络提供知识支持;而市政府则在地方层级提供资源媒合与用地取得。在中央到地方一条龙的全力协助下,芬兰图尔库市正逐步在无废城市的建设中实现碳中和与净零排放。

“无废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

一是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无废城市”建设要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城市建设管理有机融合,一体谋划、协同推进。

二是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重点是结合工业领域减污降碳要求,加快探索重点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和“无废矿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厂”建设的路径模式。

三是促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是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

四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重点是大力倡导“无废”理念,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

五是加强全过程管理,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重点是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六是强化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切实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重点是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探索风险可控的利用方式、提升集中处置基础保障能力。

七是加强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建设“无废城市”,必须深化固废管理改革,提高治理能力。大力推动源头减量,工农业废物、生活废物的资源能源梯级利用,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区域难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项目;将生活垃圾、农林废物、“城市矿产”、污水处理污泥、建筑垃圾、危废等收集、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设施纳入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形成企业内、企业间和区域内循环链接,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碳目标引领下的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