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
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习近平主席又在多个国际重要场合重申了我国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并强调“我们将说到做到”“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碳中和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旨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依托平台与科技支撑。图为揭牌仪式。
(中国改革报特约记者孙自法摄)
疫情给人类社会上了深刻一课,凸显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紧迫
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肆虐全球,并演进为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突发性全球危机,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阻断正常生产生活,拖累世界经济增长等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上了深刻一课,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警示人们对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挑战需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人类活动骤减、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并未减缓全球气候危机。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未来10年全球前五大风险全部与气候和环境相关。由此足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紧迫,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又一场严峻大考,需要世界各国切实行动,携手应对。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作为全球主要碳排放国里首个设定碳中和限期的国家,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
一是减排的力度更大。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且排放量还处于上升期,虽然我国能效水平不断提升,但单位GDP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仍相对较高,也就意味着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难度明显更大。
二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跨度更短。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碳达峰,承诺年碳中和目标,发达国家普遍有长达45年~70年的窗口期,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预留了30年时间,平台期和缓冲时间明显短,挑战和难度更大。
三是面临的系统性挑战更甚。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人均能源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还未脱钩,碳排放仍处上升期,要彻底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非一朝一夕之功,再考虑到我国的人口数量、经济体量、发展速度以及资源禀赋等客观实际,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对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能源结构、能源系统等提出重大变革性、系统性需求和挑战。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为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及低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首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难以在气候危机中独善其身。我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者、先行者,与高质量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一样,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巨大贡献。英国剑桥计量经济学会预测,中国的减排承诺可将全球升温水平拉低0.25℃左右,对解决全球气候问题贡献显著。
其次,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为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合作注入强大动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民粹主义蔓延,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受到冲击,全球治理的短板和挑战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有利于凝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力量,提升全球携手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向心力,提高合作度。同时,作为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和捍卫者,我国内外联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将有利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形成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相适应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再次,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为世界创造巨大的绿色低碳发展机遇。虽然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面临不小挑战,但对世界却蕴含着巨大机遇。一方面,我国庞大的绿色经济体量和广阔的绿色低碳市场需求,将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并为各国来华投资兴业创造巨大机会。另一方面,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利用国,全产业链优势明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将进一步寻求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储能、节能、深度脱碳等技术和产业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将为全球创造巨大的绿色供给,为世界各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巨大助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蒋钦云朱跃中)
原标题:《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