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乌金之变煤炭支撑双碳与兜住底线 [复制链接]

1#

本报记者宋琪吴可仲北京报道

在“双碳”目标之下,减排与煤炭站在了此消彼长的两端。作为能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压舱石,煤炭需要同时完成支持能源转型与兜住安全底线两重任务。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策研究所资源*策研究室主任李维明表示,由于煤炭的高碳排属性,不加快调整煤炭当前的利用方式和消费结构,将加剧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与此同时,实现能源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就我国而言更是如此,实现“双碳”目标仍需大量清洁煤炭提供过渡和兜底保障。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短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难以改变,应推动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风、光等新能源有序开发利用;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促进电碳市场联动,加快能源、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碳进程;长期来看,加快构建多能智慧高效协同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新能源的多类型多路径供应,实现“煤炭、油气、新能源等”多能互补。

科学评价煤炭地位

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增加5亿吨。从碳排放来源看,煤炭的碳排放量占主导地位,约占增长量的70%。

由于煤炭高碳排的特征,在我国经济社会开始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减排与煤炭站在了此消彼长的两端。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力争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双碳”目标下,煤炭如何配合并支持转型发展成为重要课题。*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为“富煤、贫油、少气”,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消费端来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以上,主要用于燃煤发电、工业生产及化工原料;从生产端来看,年我国能源的消费量和产量分别为52.4亿吨和43.3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率为83%。”

基于此,多位业内专家均向记者强调,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着煤炭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压舱石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能源供需紧张、地缘*治多变的国际背景下,煤化工还承担着弥补石油资源不足、保障能源安全的任务。

在国内,近两年,受疫情、极端天气、能源系统转型等因素影响,用能安全的底线问题依然严峻。

吴琦告诉记者,“由于短期内可再生能源难以平稳、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为解决中国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生产消费区域分布不均衡、发电和用能时间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煤炭的压舱石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仍是能源系统平稳运行的托底保障。”

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在新的国内、国际能源供需形势下,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电规总院数据显示,若按照当前煤电项目建设进度和新规划项目落地情况,预计“十四五”电力保供压力仍存在。从需求端来看,—年全社会用电量复合年均增长率约5%,负荷持续增加;而从供给端来看,新增电源相对有限,预计—年新增煤电装机仅约1.4亿千瓦,而新增新能源可靠保障容量不足万千瓦,电力保障基础仍不牢固。

据电规总院预测,年全国有5个地区负荷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年、年电力供需紧张地区将分别增加至6个和7个。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确保能源安全始终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10月17日,国家能源局*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如是表示。

任京东强调,未来,我国将重点从扎实抓好固本强基、扎实抓好有序替代、扎实抓好风险管控三个方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其中,为夯实能源供应,将力争到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炭、石油储备体系,特别是加快储备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设施建设,确保能源供应保持合理的弹性裕度。

同时,大力推进能源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不断加强应急保障电源、管网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提升区域互济、多能互补水平,持续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能源安全供应,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能力。

目前,我国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供应已经取得了效果。全国统调电厂的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前8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9.3亿吨,同比增长了11%。“十四五”以来全国新投产各类电源装机超过了2.7亿千瓦,新增向中东部送电能力在万千瓦以上。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碳”目标之下,能源发展既要守好安全底线,也要推进转型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策研究所资源*策研究室主任李维明认为,“当前形势下,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支撑能源转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和坚强基石。”

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通知;次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再次印发通知,明确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增加亿元,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领域。

目前,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煤电技术创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已实现高参数、大容量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自主研发和制造,建成全球发电能效最高、在建单机容量最大的燃煤机组,供电煤耗最低降至克/千瓦时以下,百万千瓦空冷发电机组、二次再热技术、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等技术均世界领先。当前,我国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先进煤电机组超过台,在全国煤电总装机中占比超50%。

同时,在技术支撑下,我国煤电节能减排成果显著。从清洁利用水平看,截至年底,我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10.3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从节能降碳水平看,年全国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煤耗为.5克标准煤/千瓦时,较年下降13.5克标准煤/千瓦时;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克/千瓦时,较年下降22克/千瓦时。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以年为基准年,年至年通过供电煤耗降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9亿吨,对电力部门碳减排贡献度达41%,有效减缓了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研究员秦容*表示,未来更切实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除了立法及技术保障之外,还可制定财税鼓励*策,加快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财*补贴、税费、贷款支持等*策的落地;同时,加快分散用煤治理,鼓励煤化工转化与新能源耦合发展。

吴琦告诉记者,“十四五”时期,稳定煤炭供应、加强煤炭的托底保障、加快煤炭清洁低碳利用依然是中国能源工作的重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做好能源转型和能源供应的平衡。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稳定但不干净’的煤炭等传统能源和‘干净但不稳定’的风光新能源优化组合,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有序开发利用,积极有序实现新能源的替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