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滩智库
引言: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承诺“碳中和”。
当前,全球正处于从高碳向低碳及净零碳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围绕碳中和将开启一轮新技术和新产业的竞赛。碳中和在推动绿色经济复苏的同时,将促进包括能源、制造、科技、消费等众多行业的价值链重构。就当前全球形势看,实现清洁低碳发展既是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未来的必然要求。
年9月22日,中国*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对清洁能源发展高度重视,投资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稳居全球首位。碳中和承诺,无疑将为清洁能源产业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并带来围绕清洁能源的各种新兴机遇。
一、太阳能产业
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是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和应用大国,也是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
太阳能光伏电池包括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类,晶体硅电池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中国光伏发电产业链条较为成熟,全球市场地位突出,年中国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分别达到34.3万吨、GW、GW和GW,全球占比分别达到66.9%、97.8%、82.7%、76.9%。
薄膜电池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技术,市场占比较小。随着新一代产品成本大幅下降,碲化镉电池出货量有望迎来高速成长期,年FirstSolar公司组件产量大幅增长到5.7GW。铜铟镓硒薄膜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较快,国内己有汉能、中建材、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布局薄膜电池产业化项目。
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相关产业不断拓展。随着中高温太阳能热水器的开发,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提供热水,正逐步向取暖、制冷、烘干和工业应用方向拓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日益完善,主、被动太阳房,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制冷等技术快速发展,已形成不同规模的产业链。
二、风力发电产业
近年来,中国风电连续多年新增装机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第一风电大国。风电超越核电,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中国第三大主力电源。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零部件制造供应链基地。就国内来看,中国风电起步于“三北”地区,经历“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快速发展。目前,陆上风电受限于风资源和电力需求区域错配的问题,“三北”等风电资源区存在一定的消纳问题和弃风现象。
在风电资源区之外,中国在国际上创新发展出低速风电产业,低风速开发引领世界风电向着更长叶片、更高塔筒、定制化设计、全生命周期的方向发展。中国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可开发低风速风资源达10亿千瓦,目前开发量不到两成,未来拓展空间巨大。近年来,开发低风速风资源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布局加速。
海上风电是风力发电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相比,具有距离负荷中心近、风机利用效率高、不占土地资源等优势。截至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7.2GW,比年增长24%;全球已投运海上风电场共个,其中英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9.7GW。
近年来,山东、江浙、福建、广东等中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负荷集中地区,海上风电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大功率风机已成为海上风电未来的发展方向,运输吊装运维设备和船舶进一步专业化,带动了新的风电产业链发展。
三、氢能源产业
氢能源发展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随着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氢能全产业链有望迎来发展爆发期。日本是氢能产业技术的掌握者,专利第一,三菱、松下、丰田等具有全产业链布局的综合优势。
据预测,到年世界能源迈入天然气、石油、煤炭和新能源“四分天下”时代,氢能约占18%,创造年均2.5万亿美元的市值,未来10-2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未来备用电源、船舶、有轨电车及分布式发电等场景丰富,相关产业领域有望掀起产业新浪潮。日本正在加速涡轮氢气发电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氢能冶金的开发与应用。
氨气可能成为未来氢气大规模运输的重要载体,氨燃料产业已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