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囊结石,中医治疗方案 [复制链接]

1#
北京手足癣医院专家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小编

导读

当今,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不吃早餐或才期吃一些高脂肪类食物,导致结石病多发,结石的种类有很多种,我们按器官来分,有胆囊结石,肾脏结石,膀胱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及尿道结石等,而今天我们用中医眼光来看看胆结石。

胆囊结石属中医“胁痛”范畴,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当以清利肝胆,疏肝行气,调理气机为治。

中药可以改善人体的内在环境,排除血液中能够产生结石的有*物质,能够去除其产生结石的物质基础,能够使得较大的结石融化,变成比较小的结石排出体外,由于中药可以清除体内的*素,净化了体内的环境,所以使得结石不再发生,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结石。

Part1

辨治考量

中医治疗胆石症有其长处,然单方单药并非不易之法,欲提高其疗效,临床上应当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病位问题

石结于胆,但就胆石症的证候表现看,基本病位是肝胆脾胃。

胆受肝之余气,其“贮”(贮藏胆汁)与“疏”(排泄胆汁)需要肝的协调作用,而其“疏”又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和受纳功能。

因此,施治用药的归经应以肝胆脾胃为主。

影响“疏”的常见因素是“郁”,因此,所选药物又应注意灵通疏达,勿妄用呆滞壅补。

2、“排”与“调”的问题

石结于胆,排之似无疑义,但“调”更重要。

“调”,在胆石症的治疗中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一者,通过“调”而消石;二者,通过“调”而杜绝石之再生。

此处所言之“调”,指调整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等失衡状态,“调”中即寓有“通”。其间,调畅气机又是重要环节。

3、关于结石问题

结石可以说是一种继发病因,它同时是一种病理产物,其中凝聚着痰、瘀、浊。

因为,结石是“块”,从中医观点看,有“块”即有“瘀”,这从胆石症引发的疼痛表现上也可以得到佐证。

有“块”即有“痰”,这从体肥之人易罹患结石症中也可得到佐证。

血之“浊”是形成结石的主因,而形成的结石又是一种浊物。

因此,从治疗学角度看,痰、瘀、浊可以说是结石的本体。

还可以想见:血之“浊”可因气滞、血瘀、痰阻、湿聚、热灼等原因发生,而这些就是结石症产生的基本因素,结石形成之后,反过来又会对机体产生影响,加重气滞、血瘀、痰阻、湿聚、热灼等,因果之间互相影响。

4、辨证论治问题

依据胆石症的常见表现,临床常以柴胡、茵陈、赤芍、木香、枳壳、郁金、清半夏、丹参、茯苓、泽泻为基本方。

胆热或湿热内盛者,可酌加*芩或金钱草、龙胆草;伴便秘腑实者,加大*(但注意勿使过之);脾虚湿困明显者,加扁豆、薏苡仁。

使用时尚需注意,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用药比例。如柴胡、芍药的使用涉及肝的“体”和“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二者用量孰轻孰重。

其他,如调气的木香、枳壳、郁金;针对“痰”的郁金、清半夏、茯苓、泽泻;针对“瘀”的丹参、赤芍;针对“浊”的茯苓、泽泻等亦可据证而选用。

Part2

饮食护理

胆囊结石,尤其是曾出现过胆绞痛发作的胆囊结石患者对饮食的要求很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大家平常在饮食中要遵守“五个一”预防措施,即“一控、一定、一动、一高、一低”的原则。

1、“一控”:控制体重

肥胖患者体内胆固醇过高,胆汁中胆固醇也处于过饱和状态,易形成胆固醇性结晶。

另一方面,肥胖患者常采用节食法来减肥,这样会使体内不利于胆结石形成的因素减少,如胆盐、不饱和脂肪酸及胆囊收缩素的缺乏等,这都会加速胆结石的形成,因此,控制体重、合理减肥具有重要意义。

2、“一定”:定时进餐

推荐按时进餐,这样就能避免两餐间歇过长,一方面避免胆囊中长时间滞留胆汁出现胆汁淤积,另一方面能够减少胆汁酸肝肠循环的阻断时间。

3、“一动”:加强运动

有些人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就会下降,导致胆汁排空力差,容易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4、“一高”:高纤维素饮食

一方面高纤维素饮食减少了胆固醇的摄入,另一方面纤维素可以限制肠道中的胆汁酸肝肠循环双重方面降低胆固醇,从而达到预防结石的目的。

5、“一低”: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

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减少不但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还使胆汁成核活性降低。

Part3

作者介绍

悟岐*医道享健康生活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大道里小郎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