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最佳医院选择 http://www.xxzywj.com/m/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刚刚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之一。
报告还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目标,强调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承诺“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碳达峰与碳中和紧密相连,达峰时间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难度。因此,只有争取尽早达峰,才能尽快转向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路径。
实际上,年以来,国家已开展了三批共计87个低碳省市试点,共有82个试点省市研究提出达峰目标。
而在此前结束的年各地两会上,“碳达峰”也成为高频词。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等多个省区市提出明确的碳排放达峰目标。部分地区还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上海两会明确提出,通过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争在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全国的时间表要提前五年。
如何实现碳达峰?转变能源结构
纵观历史,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无论是对于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常常是“鱼与熊掌”的关系,不能兼得。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煤炭能源,但发展初期低效的煤炭燃烧模式也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中国能源结构特点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但受到自给率约束。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呈现“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一直以来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幅偏重于煤炭。
从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化石能源合计份额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但煤炭占比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的低碳能源以水电为主,可再生能源方面与全球平均水平保持一致。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结构,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年以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了24.4%,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费12.7亿吨标准煤;年至年期间,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已经取得了显著提升。
同时,能源消费结构也在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已经提前完成到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
清洁能源系统建设
除了转变消费结构,国家也在推进能源改革。
目前,中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是能源低碳发展的主力军。年,中国多项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均位于世界前列,总投资排名第一。
根据可再生能源政策智库REN21发布的《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状况报告》,截至年底,中国多项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名列前茅,可再生能源总产量居全球第一。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中国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过去5年中,中国各类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均连年增长,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中国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年气候行动目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升至15.3%,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的30%。年至年全球新增的绿地面积中,1/4以上都来自中国。
“进击”的新能源汽车
能源结构的探索和实践,也让“新能源”越来越成为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