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 [复制链接]

1#

围绕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结合集团公司*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在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上提出的“四个如何”的发展之问,即如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何保持特大型企业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从严治企,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本期主题是“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建设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创新驱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疆油田公司*委书记、执行董事杨立强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集团公司*组关于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各项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锚定世界一流,强化创新驱动,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着力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推动油田勘探大发现、开发大上产、效益大提升。

*的二十大旗帜鲜明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首次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独立章节,“三位一体”推进,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专门部署。这一变化,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强国崛起规律、对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体现了对科技、人才等各自发展规律、相互联系规律以及支撑时代发展规律的把握,为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技以人为本,创新引领未来。当今世界,谁占领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新疆油田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着力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推动油田勘探大发现、开发大上产、效益大提升,成为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但对照*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集团公司*组部署要求,我深刻认识到公司在创新体系构建、创新资源整合、创新成果转化上还不够科学有力,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怎么用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不多,实用新型成果转化应用不够,地震采集、地质研究、工程技术等关键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生聚理用”人才机制尚未完全构建,懂经营善管理复合型人才、专业化领*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较为短缺,等等。新疆油田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进一步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集团公司*组关于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各项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锚定世界一流,强化创新驱动,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是着力打造区域原创技术策源地。着眼解决“由谁来创新”问题,强化创新体系构建,加强创新资源整合,深入实施“大科技工程”,加强CCUS/CCS等特色实验室布局,加快推进砾岩和页岩油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以国家级为引领、省部级为核心、公司级为基础的科技条件平台体系;进一步建强以公司4家直属研究院、新疆培训中心、生产单位研究所为主体,集团公司内部战略合作伙伴为支撑,国内外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为补充的“4+1+N”创新联合体,将优势资源集中到服务油气增储上产和绿色低碳转型的主阵地,加大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关力度,把优质创新资源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着眼解决“动力在哪里”问题,推行“揭榜挂帅”、项目经费“包干制”、公开竞聘等机制,健全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容错包错机制,真正让创造价值的人有价值、创造效益的人有效益。着眼解决“成果怎么用”问题,强化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分委会作用发挥,按照前期研究、室内实验、现场试验、工业化推广统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分步确认、分批下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真正取得成果的项目上;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力度,形成可复制的成果转化新模式,实现创新链向产业链迈进,切实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是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眼突破难解决问题,聚焦盆地油气接替领域、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强化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扎实做好前瞻性技术研究和示范性先导试验布局,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深化叠合盆地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基础研究,加大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勘探、非常规油藏效益开发、水驱油藏和浅层稠油持续提高采收率、水平井钻完井+体积压裂等技术攻关与试验,持续提高稳产上产和储备能力。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探索开展CCUS/CCS、太阳能光热注汽、燃煤生物质替代、绿氢制储供等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推动构建零碳负碳产业链,努力建设沙戈荒风光气储大基地和国家级CCUS产业中心。在智能化发展领域,把实现大数据分析、各专业协同、解决生产经营问题、提高全员劳动效率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六统一”原则,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加速油气生产物联网运维体系建设,推动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十四五”基本建成以全面感知、辅助研究、趋势预测、决策支持、远程控制为特征的智能新疆油田。

三是加快建设一流领*人才新高地。着眼持续构建完善“生聚理用”机制,打造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复合型人才、专业化领*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坚持生才有道,系统设计人才梯次培养路径和能力素质提升方法,建立健全青年人才双向交流培养机制,注重在重大工程、重大科研项目中识别培养人才,做到完成一批项目,跟进培养和储备一批人才,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环境。坚持聚才有力,建立健全“筑巢引凤”聚才机制,探索实施市场化人才引进模式,以项目制等方式快速集聚一批紧缺高水平人才;配套完善人才保障措施,做实两级*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强化关心关爱和激励表彰,让各类人才安心干事创业。坚持理才有方,突出质量效益效率、自主创新创造,注重短期绩效与长远发展有机统一,持续优化完善体现价值创造导向的人才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各层级各类人才担当作为。坚持用才有效,探索实施科研单位稳定支持计划,支持研究院所围绕主责主业自主布局、自由选题,让基础科研人才有一个能坐10年的“暖板凳”;建立内部人才流动市场,推动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推动“人往创造更大价值高处走”,实现人力资源最大盘活和最优配置,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技术立企数字赋能打造工程技术创新高地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治平

始终把油气勘探开发需求作为工程技术创新的追求,推进实施技术立企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战略,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产出效能和贡献率,加快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技术创新高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川庆钻探作为集团公司钻探企业中唯一的创新型企业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首批试点单位,将深入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以打造工程技术创新高地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谋划、突出高标准推进、产出高水平成果,为集团公司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建设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川庆贡献。

一、强力推进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推进实施技术立企和数字赋能战略,突出特色技术升级、关键技术突破、优势技术转化,推动数字技术与工程技术融合创新,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产出效能和贡献率。一是健全*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顶层设计,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现到创新方向选择、配套*策建立、重大成果评价等科技工作全过程,为创新提供坚强*治保证。二是充分发挥创新在创造价值、转换动能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研究—制造—应用一体化模式,促进技术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业务盈利创效能力。三是围绕构建以高新技术服务和高效工程作业为核心的创新链、价值链,以“平台+数据+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数字川庆”建设,促进各业务全面提质提效。

二、精准实施“八二”创新攻关原则。从技服特点看,工程是载体、技术是核心、关键在应用;从业务实践看,立足勘探开发主战场,突破工程瓶颈和解决现场难题是技术攻关的主要任务。我们着眼提升科技贡献率,确立“八二”攻关原则,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源头上保证科研产出质量。一是强化科技立项研究和选题管理,按照支撑当前——“快速突破”和引领未来——“久久为功”两个层面,将80%的资源放在服务生产、解决现场难题,20%的资源放在前沿研究、攻关重大技术,实施重点攻关任务清单制管理,大力推进重点项目“揭榜挂帅”,保障攻关成功率与成果质量。二是聚焦解决现场生产难题,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突破工程瓶颈,重点抓好生产急需的装备、工具、产品攻关,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三是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定力,集中力量抓好高造斜率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含硫井安全作业关键技术、陆上井控应急关键装备与配套技术、二氧化碳连续混砂装备等核心技术研发,在高端关键领域加快突破。

三、内外并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什么技术都要“从头再来”“单打独斗”。公司自研旋转导向的重大突破和产业化落地,正是将航天三院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创新资源,与公司多年技术积淀和工程能力“强强联手”的创新成果。一是围绕业务链设计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设计专利链,积极承接国家、集团公司等高级别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坚任务,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国产、自主、可控。二是以公司复杂深井、页岩气、致密气三大工程技术中心为平台,加快推进技术、工艺、装备、工具、标准、软件的集成配套,全力打造优势特色技术系列,始终保持国内工程技术领跑者地位。三是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突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建立完善科学家与工程师协同创新的攻关模式,在技术方向把控、技术路线选择、核心知识产权掌控等关键环节上占据主导地位,显著提升公司自主创新实力。

四、优化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近年来,我们在创新制度机制上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需要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加快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一是加快推进人才强企工程,采取“骨干育、高端引、内部转”等方式,持续深化“双序列”改革,培养造就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二是按照“零基预算”原则,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预算制度和分层次投入机制,探索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三是正确对待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项目成果评估机制和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给予人才和项目“生长周期”,营造鼓励宽容的氛围。四是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减少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和过度“留痕”,让科研人员专职专责专心研究。五是树立创新不问“出身”理念,鼓励广泛开展“五新五小”群众性创新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持续精进、全员创新的长效机制,使创新的基因根植于公司生产经营的火热实践。

提速产业升级创建世界一流炼化企业

四川石化公司*委书记、董事长王强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地区能源转型、提升能源安全韧性,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推动世界一流炼化企业建设。

*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将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基础;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建世界一流炼化一体化企业的根本保证;更是深化落实“双碳”目标,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发挥四川石化区位和区域协同发展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地区能源转型、提升能源安全韧性,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的有力举措。

四川石化公司作为中国石油西南地区第一家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推动世界一流炼化企业建设,是公司的应有之义。

产业升级力拓能源未来。要用*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步调,踔厉奋发,主动作为,围绕炼化转型升级加紧谋篇布局,提速产业升级。

通过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持续深入挖掘炼化一体化企业潜力,拓展打造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新型发展动能。具体讲就是实施以“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和“材料工厂”建设为发展核心的转型升级,按照“产品结构调整、工艺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三步走部署,炼油以“两转一扩一聚”为主要发展方向,合理减油增化,优先推进增产航煤等项目。化工主要实施“一扩两丰”,优化乙烯及芳烃原料,增产高端新材料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由油品向化工材料方向发展。组织科研力量,开展新产品攻关,按照“差别化、专用料、高端化”原则,实现高端产品规模化生产,以“基础+高端”立体产品结构,实现价值大幅增长和均一化产品成本及差异化产品附加值行业领先。同时,积极推动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从“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型、化工原料向多元化转型,打造具备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规模,建设世界一流大型石油化工基地。

聚焦“双碳”助力循环发展。全力推进“双碳”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不断提升清洁高效产品比例,积极推动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全面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业务减排脱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降低油气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形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聚焦节能降耗、氢能、生物航煤、二氧化碳利用进行规划布局,稳步发展绿色低碳新材料、新能源和碳减排业务,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提升绿色低碳石化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助力国家碳减排。在节能减排方面强管理、做减法,以用能结构的转变为核心,确立节能提效、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提高电气化率、CCUS、新能源等重点举措,全面、扎实推进碳减排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持续改善厂区、污水处理厂、氧化塘、原油储备库生态环境,同时与成都市协同构建以中国氢谷为发展定位、绿色氢能等产业方向为主的国内领先的循环绿色智慧园区。

“建圈强链”赋能价值创造。抢抓川渝地区加快建设新型材料产业生态圈,壮大成都新型材料千亿级产业机遇,针对川渝地区对化工产品需求,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充分发挥成都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提升产业主导能力,强化产业基础支撑,塑造产业创新优势,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构建世界一流的一体化产业集群,打造科技绿色创新生态“福地”。

发挥四川石化“链主”企业引领作用,继续为园区下游企业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原材料,更好地助力园区以链引链、强链补链,主要细分领域涵盖中国有机新材高地、先进高分子材料、精细及专用化学品,紧抓全球锂电及锂电材料、氢能发展的“机会窗口”,带动下游企业重点发展高效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电池辅材、回收循环利用锂电五大细分领域以及氢源制备、氢能储运、加氢设备研制等氢能三大细分领域,建成上下游成链、左右岸配套、相互成就、协同共进的产业共同体,填补西南地区新能源关键材料空白,将四川石化打造成为中国石油清洁能源与新材料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和成渝地区能源和有机新材料重要保障基地,不断巩固四川石化西南地区能源供应的优势地位,持续为巴蜀大地发展增动力,为成渝建设赋新能。

以高质量*建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石油化工研究院*委书记何盛宝

牢记“国之大者”责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守正创新,以高质量*建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不移做好集团公司最可信赖、最可依赖的科技支撑力量。

*的二十大是在全*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治任务。中国石油作为*和国家最可信赖的“种子队”,要立足实际深入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力量、接力奋斗,践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光荣使命。

石化院要按照*组决策部署,深入扎实抓好学习宣传贯彻,既要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又要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点围绕能源安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从严治*等方面,谋划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全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世界一流研究院建设步伐。

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石化院作为央企研究院,要牢记“国之大者”责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守正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为集团公司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打造能源与化工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要加快新材料新领域发展。*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业务是集团公司优化调整炼化业务链组成结构,推动延链、补链、强链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石化院作为公司新材料和氢能领域的研发主体,要以科研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氢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构建氢能全产业链;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石化院建设,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持续加强减油增化、减油增特、节能环保、碳捕集与利用、循环经济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集团公司持续深入推进炼化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保驾护航。

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石化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全力推进“人才强院”工程、打造人才集聚新优势是我院发展的长期策略。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将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大脑”。

要加快推进改革发展。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解决制约发展的各种问题,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改革,找到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制约发展的瓶颈,通过改革创新加以解决。

要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举措。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精神,把石油精神、科学家精神作为攻坚克难、矢志创新的精神财富,引领科研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修养、规范文化行为,持续打造诚信、家园文化为代表的石化院特色文化,用文化固根铸*。

要深入持续推进从严治*。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全面推进*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央和集团公司*组决策部署,要求做到的坚决做好、要求禁止的坚决不做,勇挑重担、勇担重责。始终绷紧从严从紧这根弦,推动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努力把全院各级*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坚持*的领导,全面加强*的建设,把旗帜鲜明讲*治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以高质量*建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不移做好集团公司最可信赖、最可依赖的科技支撑力量,坚定不移当好集团公司炼化与新材料科技创新排头兵、主力*,为中国石油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更大力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